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传承,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从小就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习书写字已有五十多年,在常年书法写作的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中国书法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而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养生之术”。充分认识中国书法这一核心价值,下大力气推广普及中国书法是提高中华民族全面素质的大事,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书法健脑、提高人的精神品质
书法意在笔先,写什么是摆在首位的,从古至今的书家,没有谁能离开唐诗宋词,能离开古今名言美句,那些反映爱国情怀、幽远意境,人生哲理、豪情壮志、美好河山的文词诗赋,无不被书家一一揽入笔端,这是中国书家历来的审美传统和人文精神,书家整天生活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之中,其实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思想和品位的升华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荡漾着人的灵魂。书法的本性要求书家对所写内容不但要牢记,而且要领会其意境,并把其意境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之中,这种情性的陶冶,除书法外,其它活动很难替代,凡能书者、诗词歌赋定能知道一二,在常年累月背诵唐诗宋词,古今名句的情况下,书家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活跃着,记忆促进大脑的健康,好的精神食粮陶冶着人的精神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记忆,提高了人的品位,这是中国书法首先奉献给人们的好处。
二、书法练气,通达全身,协调全部器官,和畅生命节律
凡书者,只要提笔,首先就需屏息,不屏住气息,则手要抖,笔则不可能听使唤,整幅作品要气韵流畅,最高境界是一气呵成,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书家能较长时间屏住气息。书法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气功的练习,长年累月书写,则是长年累月在练气功。屏息是前提,凝神则紧跟其后,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则是书家的一种自然形态,当人们心无杂念,随着古今名人警句华章之意境思绪翩翩之时,那时的书家心平气和,精神畅达,处于一种忘我之状态,书法给人的是安神的奇效。
三、书法是全身运动,给人以无穷乐趣
大书法家于右任有一句名言:“写字为最快乐的事”。如何体会这种快乐,只有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首先,它给人以意境之美,这是书写的内容所决定的,我喜欢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诗词里那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度,那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恢宏气势,使人震撼。书写这样的内容,往往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活力,振奋人们精神,沉浸在这样的意境之中,时时使人有酣畅淋漓之感。我喜欢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书写这样的内容,它使人想到月白风清的明月夜,油然而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情画意,凭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法除了使人思绪万千、思潮澎湃外,更是一种全身的运动。随着思绪的奔腾,人们全部身心也随之调动,挥毫运笔的迟速、轻重、顿挫、浓淡给人以情感的释放,意缊的内敛等等,笔走龙蛇,绵绵不绝,点转使画,金石铿锵,如太极行走,徐徐而行,又如疾风骤雨,风驰电掣,此时书者,已然进入音乐之状,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又如腾挪起伏的舞剑之人神采飞扬、姿态万千。倘有轻缓音乐之声涓涓流淌,与书写意境合为一体,书者陶醉其中,自然就能悟到于右任所说“写字为最快乐的事”了。
四、认识中国书法的核心价值,将中国书法作为全民族的养生之术加以推广
中国的汉字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最初人们在崖壁上摹刻,然后在甲骨、古陶、钟鼎上书写,再后来是竹简、汉帛,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大大改变了人们书写的习惯,使中国书法提升到追求艺术的高度,时至今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的书写习惯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不再用笔,而是用手指敲击健盘代替书写,写字的功能逐渐消退。书法艺术面临着新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新生代对写字的淡化,使中国书法有了危机感,如何发展中国的书法艺术,已经成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于从根本上认清中国书法最核心的价值,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生命之舟。中国书法健脑、练气,如舞蹈和太极,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它直接带给人们的就是使人健康、长寿,人们从事书法活动的全过程,就是一种健康的养身过程,是使人长寿的养身之术。这已经是千百年来被历史证明了的事情。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历史上的大书家,多为健康长寿之人,见诸文献记载的如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卒年七十八岁,号称初唐四杰的虞世南卒年八十一岁,欧阳询卒年八十五岁,唐朝柳公权卒年八十八岁,明朝书画家沈周八十六岁,文征明九十一岁,清朝四家中的翁方纲、刘墉活到八十多岁,近代名家吴昌硕活到八十七岁,于右任八十五岁,中国书法通论的作者,清华大学教授叶喆民先生八十九岁,现在身体仍然健康,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从未懈怠。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书法家协会主席从舒同到沈鹏、张海都健康长寿。书家健康长寿的例子举不胜数,他们用实例说明了一个问题,书法使人长寿,他们揭示了中国书法最核心的价值,中国书法是养身之术,应将中国书法作为全民族的一项养身运动加以推广。
五、普及书法墙,让养身之术便捷地进入千家万户
书案,历来是书家写字和书法的必备之物,也是书家的用武之地。而我的书案在墙上,多年书写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应该在全民族普及书法墙,它能使书法这种养身之术便捷地进入千家万户。
1、书法墙的制作。不管是豪宅大院、机关办公场地,还是家徒四壁、方寸之间,只要有墙,就可设立书法墙。首先将白铁皮固定在墙上,然后用乳白胶将书法用毛毡粘在白铁皮上,书法墙就制作完成。书法墙的大小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确定,可大可小。在书写时,用磁贴将纸固定在墙上即可书写。白铁皮、毛毡、磁贴这几样东西,市面上很容易购买到,制作书法墙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或自己动手,或请人制作。现阶段是举手之劳,而在古代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们比古人有了很方便的手段,不加利用,实为可惜。
2、书法墙的好处。首先是不占空间,不管房大房小,有壁就可以安装;其次是足够大,再小的墙壁,也比书案大,扩大了书家的用武之地;第三是改善了书家的视觉效果,对所书内容一览无余,便于书家对作品的整体布局;第四是悬笔作书,要求书家屏息凝神,手不能抖,同时踮脚蹲腿,上下起伏,左右挥洒,促进了全身运动。
3、便捷方便,多数人都可适应。在书法墙下置一盛水器皿,将笔悬挂于器皿中,笔尖沾水,始终保持毛笔湿润,想写时提笔就可书写。已经习惯了在书案上书写的朋友,一般都可改为壁上书,大概有一两天适应期就可以了。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年龄比较大,身体状况不允许,有些已经长年在桌上书写,改不了习惯的,不要强求一律,另外,书写小楷、微型字体,也不适合作壁上书。
要在全民族掀起学习书法的热潮,最关键的问题是使人们认识中国书法的核心价值,它能大幅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非常有效的养生之术,实实在在促进人的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如果能在每个家庭,每一个写字楼,在人们聚集的公共场所都能设立书法墙,那将是我们民族之幸,那时,中国书法定能发扬光大,造福于中华民族。
六、掌握中国书法核心之美,在汉字线条的结构上探求中国书法美的真谛
中国绘画大师吴冠中说:“书法,依凭的是线组织的结构美,它往往背离象形文字的远祖,成为作者书写情怀的手段,可说是抽象美的大本营”。吴冠中一语中的,提出了书法之美,在于对线条组织所形成的结构之美,是 抽象美之大成。在书写的实践中,我也深刻悟到吴冠中之语的科学含义,线条,是中国书法的核心,怎样使线条形成画面,凸现其撼人心魄之美,确非一件易事,而是习书之人循序渐进的一个完整过程。它必须经历这样四个完整的环节,才能完成“线组织的结构美”,完成书法创作所达到的境界。
第一,基本笔划是书法的基础,单笔线条之美,是书法作品最基本的元素。中国书法从启蒙教育开始,就对一笔一划规律有严格要求,如运笔必须中锋,可正则并用,下笔和收笔处须藏锋回互取逆,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横者直下,直者横下;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藏头护尾,立在字中等等。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又总结出了一些单线条之美的比喻,如,“锥锥沙、印印泥、拆钗股、屋漏痕”等等。并总结出不同的线条在不同状况下所起的作用。如“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条表现老梅干技,悬崖左壁、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他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吴冠中语)。线条之美必须由一笔一划做起,“永”字八法讲的就是此理。笔划不美,美无基础。所以,书法之道,不管何人,还是得从基本功开始练起,勤学苦练是书法的必须之课。
第二,代表性的书写符号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元素,练好带有自己特色的书写符号是书法成功的一条便捷之道。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是由部首偏旁组成,汉字千变万化,但总是在部首偏旁之间行走,把部首偏旁变为自己的书写符号,并且凸显出自己的特色,由此及彼,由彼及里,以一即万,由万归一,如石涛所说:“在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这样能得到书法的快捷之道,并且更能体会到古人之章法,用此观点去读历代书家法帖,很快便能找到其中的相互关系。在这方面,历代书家已经做了许多的工作,如流传甚广的据说是元代赵孟頫书写的千字文,明代韩道亨书写的《草诀百韵歌》,这些经典碑帖,就是把中国汉字字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写成大家便于记忆,便于区别的范文。使大家书写中有所遵循。这方面做得最好,影响较大的当数于右任先生,根据中国书法发展的状况,他联络同好,以今草为主体,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标准整理历代草书,在《标准草书范例》中他提出“忌交、忌触、忌眼多、忌平行”等艺术规律,对中国书法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办《草书月刊》,寻找神奇符号在草书构字中的规律,对部首偏傍在草书符号标识进行认真归纳和整理,在中国书法史上做了一件开创性的工作。在书法练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部首偏傍变为自己熟悉的书写符号加以练习,确实不失为书法路上一条简便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有益途径。
三是单字线条之美,也是字的结体美。吴冠中说:“书法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构成天地”。一个字有多种写法,每个字的笔划是一样的,但字的线条位置如何摆布,却大有章法。宋代文人姜夔在他的《读书谱•真书》一文中告诫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中国汉字结体审美的标准。体味古人对书法线条结体的美恶评判,并尝试对自己字体结构的改变,发现真是经验之谈,按其要求进行改变的字型,都能大大增强了字的美观,有焕然一新之感。周用金《字汇》就是研究单字结构和线条上的集大成,他对单字结体上不同组合的研究和探索是非常成功的。在中国书法史上将占有重要的位置。
四是整幅作品的线条布局,韵律之美,这是评判书法作品是否是艺术作品的关键。笔划、部首、单字线条是书法作品的基本元素,是电脑硬件,是一架机器中的零部件,组装得当机器运转,组装不当,位置不对,则机器成为废品。而整体布局字体的摆布,线条的粗细,用笔的浓淡,就成为书法的软件,成为书法能否是艺术品的关键。清乾隆时期的馆阁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定位不高,不是他们每一个字不好,而是因为他的整体布局和线条不美,被人们形容为码字。真正体现艺术功底的,是总揽全局,对书法作品整体线条把握,这是书法艺术最难的地方,这方面的功力,不光体现在写字上,而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美整体的感悟,字的功力已经超出了字的范围,即功夫在字外。中国历史上很多大的书法家,在社会上都是具备统御全局的能力,有的是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大学问家,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其书法大气磅礴,意境、书风都是非常人所能及。真是字如其人。所以,人们常说从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品出一个人的能力和品味,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七、习书者要向画家学习,使字中有画,字如画美
汉字的形成,最早的传说有仓颉造字,随着有文字的记载,人们把文字形成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形式,即所谓“六义”。如象形,就是将客观存在的实物形体用简单的线条描写出来,即像实物之形。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金文,后来逐渐演化为隶楷,从文字的演化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书法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书画同源”,即指文字的形成开始就源于绘画,象形文字的书写就是一种初始的绘画。人们最初在甲骨上书写文字,后来又在出土的大量商用青铜器和陶器上发现很多文字。这些文字多出现在钟、鼎、彝器之上,又称“钟鼎文”,古人对铜铁之类总称为金,因此这类文字又称为“金文”,青铜器的价值是以器物上面篆刻文字的多少来衡量的,最著名的青铜器有《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甲骨和青铜器上的文字,笔势参差,疏密错落古朴雄健、稚拙天然,使人百看不厌,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重视,有作为的书家,无不对甲骨文、金文进行研究并将其纳入书法作品之中,徐悲鸿先生在临终前,还将一本《散氏盘文字放大本》放在床头,在重病之中仍不舍古人书法之美,这也佐证了成名的大画家对书法也是勤学不懈的。他在论书法的题词中说:“中国书法造端象形,与画同源,故有美观。演进而简,其性不失。厥后变成抽象之体,遂有如音乐之美。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现代书画大师林散之在自己的书画集自序中说:“余之学书过程即余学画过程。以作画之理写字,以写字之理作画,互为影响,畅其机趣”。两位大师论述书画之间的关系,同出一辙,即中国书画同源。绘画大师吴昌硕60岁后才开始画画,是先书法后画画;林散之则是先画后书,晚年以书法名世,两人的经历说明书画相通,可以相互转换。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逐客骚人,无不咏叹画圣吴道子的仙风道骨,唐伯虎的倜傥风流,他们之所以千百年来被人们吟唱,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被人们喜爱,流传至今。吴道子的画被人们称之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他的八十七神仙卷,整个画面,全部被线条所覆盖,那么繁复,但井然有序,众多神仙人物,神态各异,全部用线条勾勒而成,其曲线之美,令人叹服,也难怪徐悲鸿先生要尽毕生之力加以维护,使其流传。唐伯虎的仕女文人,也无一不是用线条勾勒而成栩栩如生。由此我们联想到现代绘画大师吴冠中,他主要以画风景画为主,但他许多著名的大作,画面上全是线条。有两幅画很能代表吴冠中画面上线条的特色。一幅是作于1991年的紫藤,这是画家画文征明手植的紫藤,画面上全是线条,苍劲虬曲,穿插缠绵,完全排除了紫滕实体,但其线条体现出来的张力却美不胜数,虽然密密麻麻,但一点不使人感到窘迫,反而有一种舒朗之感。另一幅是画江南的水田,整幅画面只有11根线条,三个色块,六个墨点,加上三个极小的用墨点染的小燕子,却使人看到了广阔的水田,你不能不佩服画家驾驭线条的能力。同样,绘画大师齐白石也是驾驭线条的高手,他以画虾出名,他所画之虾活龙活现,体现出生命之美,其实仔细观察虾之所以活,是他的线条活,线条之美带来虾之美。古代绘画大师石涛曾经谈到,从一中可以发展成万,从万中可以归纳为一,其意指最复杂的现象可以分析为最简单的构成因素,最简单的构成因素可以扩展为最复杂的现象,这里我们可以解读为最复杂的画面可以用简单的线条来体现,最简单的线条也可以反映最复杂的事物。其中的哲理现代人不难理解,因为计算机之复杂高级,最终是由0和1组合而成,它使人从复杂中看到简单,而又能从简单中悟出复杂来。书者向画家学习,就是要向画家学习驾驶线条的能力,字的好坏要用画画的眼光来审视,业内早有说法,一等字字中有画,二等字字中有篆隶,它深刻揭示了书法之美的真谛。
八、习书要传承历史,融汇古今,博采众长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文字就出现在古陶瓷上,即最早期的古人书法,随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书法也随着流传和发展,每朝每代都有其代表人物出现。中国书法有根,根就是中国的汉字,它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全过程。我和朋友就书法和书画问题专程去北京,拜会了《中国书法通论》的作者,清华大学教授叶哲民先生,叶老今年八十八岁,出生于满室贵胄,曾在故宫博物院担任十七年古陶瓷及书画研究员,师从罗复堪,傅心畲、徐悲鸿三位先生,叶老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多年的陶瓷史及书法史的教育,曾赴英、美、日、意,印尼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博物馆讲学,二十年前就被国家评为民族优秀艺术家。他热情地接待我们,叶老就古陶瓷、书法、书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传承给我们作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他在古陶瓷方面的博学闻名遐迩,是中国古陶瓷界在世的泰斗,他说听说过我的人,只知道我是搞古陶瓷研究的,其实陶瓷研究只占了我一半时间,而书法研究则占了我大半辈子,并且直接受教于徐悲鸿、傅心畲,他强调学习书法一定要了解历史,了解传统、要多看帖,多临摹,博采众长,并铿锵有力地说:“集大成必成大器”,他把他自己书写的这几上字拿给我们看,与老先生交谈,你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博学多才,什么人才可称之为泰斗,读叶老的《中国书法通论》《中国陶瓷史》,你会深深叹服老先生的文采风流,同时你也会感到他知识的丰厚远远大于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有知识和有真本领的人是不慕虚名的,叶老先生是这方面的典范。
叶老对那些不学传统、不重历史,一味想着创新,搞怪的作法嗤之以鼻,他用他启蒙老师罗复堪先生的诗句告诫我们:“读尽千碑书始成,初从博涉后专精,此中贵有诗书气,方信人非语得名”。他指出了中国书法尊重历史,继承传统的重要性。在习书临字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古代名家,还是现代高手,在书法的问题上,总是文脉相连,我研习过从古至今三百多位书家的墨迹,并且喜欢研习湖南有名书家的作品,拿他们的作品同诸多法帖进行比照,结果总能找到其历史渊源,如在我省著名书法家曹其明的作品中,我就看到了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的墨韵,同时又看到了宋代黄庭坚,明代董其昌的书风,更多地看到他在学习于右任书法上下的功夫,我感叹,要在中国书法上有所造诣,继承传统是多么的重要,读曹其明的书法诗文集后,我曾赋诗一首发表自己的感叹:“其明书法如其人,一笔一划真性情;身居高位能幃幄,挥毫纸上亦称雄;墨承二王和其昌,筆落犹有庭坚锋,更留右任豪逸气,真迹流传是正宗”。对于这样老书法家,我认为就是要多有一些真迹流传于世。古往今年,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着无数的书法大师,但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能看到他们流传于世的墨宝真迹,历史无情,兵燹、自然灾害,岁月的侵蚀,好东西能长久流传是很难的,我不主张书法大师墨宝以稀为贵,我认为好东西就是要让大家共同享受,有十件流传总比一件好,这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又如读励明安先生的草书,你会觉得荡气回肠、无比舒畅,他那笔走龙蛇、飘逸纵横,“忽作风驰及电擎,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攀枯藤,壮士拨山伸劲铁”之气象,分明有着明显的唐人张旭和怀素的风范余韵。周用金先生的《周用金行草字汇》,则集传统之大成,字字玑珠,文采飞扬,你除了感叹他对每一个字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外,更会叹服他对整个中国文化的钻研理解和对中国书法历史的总结和未来的贡献,他为爱好中国书法的人们撰写了一本好的工具书,他集古今最美字体和字型,使今后的书家都能便捷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字型,使其在书法的长途跋涉中事半功倍。周用金先生的这一贡献,在不经意中完成了徐悲鸿先生的一个未了的心愿,徐悲鸿先生的入室弟子,清华大学老教授叶喆民老先生在回忆徐悲鸿的文章中说:“记得他曾再三表示过希望我能做一番集古人最美字体的工作。可惜竟未能实现。言念及此,但增愧恨。只有将这一有意义的工作寄托给再传的下一代了”。回顾历史,真的使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脉相连,丝丝入扣,中华文化之根绵绵不绝,只会越来越根深叶茂,繁花似锦。在学习中比照,在比照中探求。你会发现,要在书法上有所建树和作为,传承历史,博采众长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任何想脱离传统,不下功夫钻研学习历史知识的做法,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原载《人民美术》2012年第129期
作者:吴斌